鈦設備 ,根據主要進口國越南已經出臺在今年7月之后不再出口未經深加工的礦石的政策,雖然可以尋求別國替代,但仍會加劇我國 原料缺口狀況。當前國內鈦產業鏈是由上游金紅石鈦精礦,中游的海綿鈦、鈦白粉到成品鈦材的應用組成。調查顯示,根據鈦行業主要14家企業的統計:海綿鈦的產能達 到了10.35萬噸,實際產量5.777萬噸,產能過剩79%。根據鈦行業23家企業的統計:鈦錠的產能達到了8.92萬噸,實際產量4.6262萬噸,產能過剩92.8%。這些積壓的訂單 鈦材需求接近30萬噸”,這些確定的需求給全球鈦設備行業確立了良好的發展環境。
我國生產的鈦材目前只有8%應用在航空航天領域,遠低于世界平均38%的水平。當前我國材料55%應用于化工設備制造,8%用于航空航天領域, 與上述一系列布局暗合 的是國家發改委8月下旬出臺的《釩鈦資源綜合利用和產業發展“十二五”規劃》(下簡稱《規劃》),至此,一場鈦業盛宴呼之欲出。